快樂學 馬修.李卡德(Matthieu Ricard) 的新作

    在我一切的追尋中,最具利益的事就是簡化自己的生命以攫取生命的精華。這並不表示要放棄那些有益事物,而是去發掘生命真正重要的是甚麼,什麼能帶來長遠的滿足喜悅與寧靜。 
                                                                                                                           
                                                                            馬修.李卡德(Matthieu Ricard)    
 
    這是多麼令人吸引的一句話啊!我深深被這句話撼動著。這是馬修在其新作  快樂學-修練幸福的24堂課的一段話。每個人都想要快樂,但想像和達成之間有很大的差別。我們害怕悲慘,卻奔向它。我們想要快樂,卻遠離它。這樣的誤判是如何產生的?從生物學博士轉為藏傳佛教僧侶的馬修.李卡德(Matthieu Ricard),經過在印度潛心研修三十五年之後,提出結合最新科學理論的《快樂學》。他從親身經歷出發,主張快樂不在於外在環境,而是一種能力,一種生存的態度,我們必須學習。
 
    幾年前在中壢清霞文教基金會聽賴聲川導演演講,主題是關於創意方面的事情,其中賴導提到他的朋友 馬修.李卡德的一些事情,說他幾年前曾到過馬修在尼泊爾喜馬拉雅山中的閉關小屋寫其著作《創意學》,那是一處極為幽靜的地方,洞口望出去是令人驚嘆壯麗的喜馬拉雅山,聽賴導形容的那個場景對我而言是有畫面的,那種寧靜及安詳,在大自然的環境下真是太棒了。

   之前就讀過馬修.李卡德(Matthieu Ricard)的著作  頂果欽哲法王傳 及 僧侶與哲學家 這兩本書,
所以這次在書局看到馬修的新作 快樂學 這本書很自然的就會看一看它的內容,馬修並不是一位多產的作家,他的著作並不多但是內容是紮實的,他是位實修的修行人,我向來對實修的修行者有很大的好奇與景仰,馬修在自序裡提到:
1972年,26歲那一年,我對巴黎的生活徹底厭倦。我決定遠離,到印度大吉嶺喜馬拉雅山腳下,去向一位西藏大師學習。 我怎麼會走到這個關口來?之前有緣遇見的這些出色人才,個個都有特殊才能令人羨慕。我也願意像顧爾德(Glenn Gould)彈得一手好琴、棋藝精湛如費許(Bobby Fisher),斐然成章如波特萊爾(Baudelaire),但這些人,以人的層次來說,並沒有任何令我羨慕,或啟發我要努力成為他們之處。雖然他們在藝術、科學、知識方面有卓越的成就,但如果說到其他特質,好比利他、開闊性、決心,及生之喜悅(joie de vivre)等能力,與我們並沒有太大的差別。
 
   後來一切改變了。我見到幾位不可思議的人,並在他們身上見證到人生潛能完全發揮後會是什麼樣子。如何形容我第一次遇見康久仁波切?那是1967年6月,在離大吉嶺幾公里外的一間小木屋裡。他端坐著,背靠窗,全身散發出一種內在的善。窗外是一片雲海,雄偉的喜馬拉雅山穿過雲海,聳立在兩萬四千英尺的高度。言語無法形容他所散發的深度、寧靜,和慈悲心。接著三個星期我就端坐在他對面。我當時雖然不懂,但覺得自己正在做別人所謂的靜坐 ,換句話說,就是努力在他面前收拾我自己,試圖看到念頭面紗的背後是什麼。
 
   從印度回家以後,我也在巴斯特學院工作滿一年,我才真正了解那次見康久仁波切是多麼重要的。我發現自己找到了一種真實的啟發,讓我的人生有確切的方向和意義。之後,1967到1972,我每年暑假都會回印度,發現只要一到大吉嶺就會忘記歐洲的一切。回歐洲之後,即便人在巴斯特學院,我的思緒總是飛向喜馬拉雅山。我的老師康久仁波切,勸我完成博士學業,所以我當時並不急,一直等了幾年才下決心定居在我想住的地方,這決定是我從來沒有後悔過。
 
   我父親當然很失望,因為他覺得我的前景一片光明,要放棄這樣的事業太可惜。身為堅定的無神論者的他,並沒有太把佛法當一回事。他說,「我也沒什麼好反對它,因為在諸多宗教之中,佛教不折不扣的態度讓它在最嚴謹的西方哲學家眼中也贏得了一定地位。」之後我們就很少見面了。但他曾經來大吉嶺看我,後來也到了不丹看我。我們的關係一直很親近。後來當媒體問起,他說︰「我們頭上唯一飄過的烏雲,是亞洲梅雨季帶來的雲。」
 
   我所發現的這條道路,從不主張盲從。我所發現的是,一個既實際又豐富的心靈科學,一種利他的生活藝術,一個有意義的哲學,一個可以真正改造內在的心靈修行。這35年來,我從來不認為自己所為和科學精神相違背。科學精神就是用實證的方式尋找真相。這些年,我也遇見許多人,他們常存喜樂。其實已經超過我們一般所謂的快樂。他們充滿一種深度的覺察力,能透視真相和心的本性,他們充滿對他人的善。我也漸漸了解,雖然有些人天生比其他人快樂,但他們的快樂是脆弱、不完整的。如果要得到長久的快樂,成為一種人生態度,這是一個必須學習的能力。需要長期訓練自己的心,培養一套人格特質,如內心的平靜、正念,和無私的愛......
 
    這是一本很棒的書,誠摯的推薦,願所有的眾生都能獲得喜悅與自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